我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校长刘书瀚出席并讲话

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 2011-01-11 浏览数:

1月10日下午,在多功能会议室,我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刘书瀚校长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魏胤亭主持,各教学部门、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教务处长于义良、设备处长侯其考、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李磊分别对本部门2010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交流汇报了新年度教学工作思路。2011年,学校将继续坚持特色人才培养质量观,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力度,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以新一轮教学改革立项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力争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按照校内模式与社会模式相结合,监督模式与引导模式相结合,被动模式向主动模式的转化的工作思路,扩展监控范围,逐步实现由教学质量监控向教育质量监控的转化。

会上,刘书瀚校长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我校“内涵建设期”建设多科性、特色鲜明高水平商业大学的总体要求,包括:基本思路、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等。

刘校长指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对教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继续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特色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校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它决定了我校绝大部分毕业生要面向基层,成功就业。为此,在人才培养中,要始终强调学生的培养规格、业务要求要与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紧密对接;我校从办学传统积淀出发,依据学科布局和国内外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出发,确立了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这是学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前提;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求,需要我们精心打造特色专业。我校探索的打造特色专业的五个途径,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作为培养特色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长期坚持。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比如,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问题。各教学部门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积极探索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的合作企业多元化的联合办学方式。

第二,继续坚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3年起,我校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这是我校在改革传统的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向注重个性发展强调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积极探索。这项改革,给予了学生bat365在线登录网站的自由学习空间,在引导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零距离感受专业,近距离观察市场”,从而增强了就业的主动性;同时,这项改革还有效地激发了专业建设的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由于前两年通开课程,大三时学生重新选择专业,新办专业或专业方向,如会展经济、高尔夫休闲管理,均从大三在校学生中招录学生,可以快速对接社会新兴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实现灵活培养、早出人才。2009年学校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实施力度。实施了招生数—学生流动—经费划拨的联动机制,即各学院的编制与学生人数直接挂钩并随学生流动而调整,办学经费按照编制数整体“打包”投入至各学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的自主办学功能,促进各学院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改造调整专业,合理配置办学资源。以大类招生培养为切入点的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效果。我们要不断总结完善,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通过鼓励学生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将学生欢迎、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打造成为社会认可的特色专业,并着力构筑我校特色人才培养专业群。

第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化办学是我校实施的三个发展战略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国际化办学已经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我们认为国际化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中国高校提高水平、走向世界的一条标准、一个奋斗过程和一种价值追求。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简单的国外化。实施国际化的目的是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管理方式,全面推动学校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今后我们除了继续发展国际化办学项目外,还要将认真总结现有国际化办学项目的经验、成果,并将其向其他领域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管理和考核等方面,充分借鉴吸收先进的做法,促进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魏胤亭副校长要求各教学部门以校长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以提高质量作为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的核心要求,以获得社会认可作为质量评价标准。利用假期时间,结合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认真思考本部门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措施,形成工作要点并于2月21日前交教务处。

<!--[if lt I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