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用智慧守护青春 用实力承载梦想——记第三届天津市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获得者杜志惠

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 2017-11-08 浏览数:

她是学生们喜欢的“杜姐姐”,爱笑充满阳光;她是学生们爱戴的“杜老师”,正能量满格;她更是学生们信任的“老大”,需要的时候从不缺席、永远在线。2013年工作至今,杜志惠先后分管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资助等工作。作为一名辅导员,“爱与被爱”中有她的“光荣与梦想”,“青春护航”中有她的“诗和远方”,“相伴成长”中有“最好的我们”。

她说“这是一份最接近幸福的职业”,虽然很多梦想有时要搁浅,但可以见证学生成长为梦想的样子。她凭借着对辅导员工作的满腔热爱,用自己独到的工作风格和人格魅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标准,书写着一份辅导员工作的爱心答卷。

四载守护,做管理服务育人的贴心人

从新生适应教育入手,帮助新生走好第一步。她作为16个班的辅导员,600多名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系统规划,主动引导,帮助新生解决大学认知、专业学习、人际处理等各种困惑。邀请优秀学长学姐与大一新生面对面交谈,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班助、助教、班干部三支队伍的力量,增强班级凝聚力,了解学生真正所需,对症下药解决学生问题。

倾心、尽心、耐心,杜志惠始终坚持与学生面对面谈心,开展“杜老友约”的深度访谈去了解学生、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明确方向。每周,她都会围绕学生的心理、学业、目标、恋爱等问题约谈很多学生。她的一个学生因为生活学习计划混乱以及家庭变故导致压力过大,在入学的第一次考试中就挂科了,她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她谈心,帮助她平衡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鼓励她敞开心扉,适度解压。大二时,这位学生的成绩已经考进班级前十,加权成绩80多分,同时还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和各种社团活动。

四载求索,做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跑者

立身以德,用思政教育领航学生发展。四年来,她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团建为抓手,定期召开思想教育会议,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有不正确的言论观点,及时与学生沟通,“大学四年是一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把好这一关,及时扭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两年前,有一个学生和澡堂阿姨发生冲突,在网上发帖言语过激,她第一时间来到学生宿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时进行劝导和协调,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化解了双方矛盾。思政教育上难免有突发事件,而她永远都坚守前线,只为让学生思想永远充满正能量。

因时而新,立足网络阵地提高教育实效性。“学生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思政教育就该在哪里。如今学生关注网络,我们的教育阵地就要发生转换,不应该局限于生硬死板的硬式教育,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给学生一些耳濡目染的熏陶。”她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网络模式,争取网络阵地,把握学生关注点,把思想引领的大课堂搬到网上,把互助学习的小团体开在群中,把生涯规划的咨询室做成直播。今年2月,一首天商版《成都》刷遍朋友圈,4万余条点击量的背后是杜志惠带领的学生新媒体团队的艰辛付出,走心的歌词,唱出无数天商学子的心声,勾起无数校友的情怀。直击人心的作品背后更是她对“95”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准确把握,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的积极引导。

四载传承,做温情浸润成长的好导师

春风化雨,用心灵关爱生命旅程。在她众多学生中,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也有患有疾病的学生。让她至今难忘的是一个患有严重癫痫的2012级学生,大概每半年就会突发一次,刚步入工作的她被学生发病时抽搐的样子吓坏了,但她并没有退缩。有一次学生突发病情摔到在地,头颅受伤直接住进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学生的家在西部偏远山区,亲人赶到医院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这期间,杜志惠与他的班主任王昕在完成学校日常工作之余,坚持陪伴在急诊室,虽然“白+黑”熬得眼睛都睁不开,但她们一刻都不敢眨眼地看护着学生。“那一刻,我真得觉得自己很重要,我就是学生的亲人。”在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悉心照料后,学生最终顺利毕业,并回到家乡有了一份稳定工作。“连最后的结业证和毕业证都是杜老师亲自办好给我寄过来的。”

融情于教,用热情之心相伴左右。她总是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全天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花名册上所有学生的信息她都烂熟于心。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她会一一记在心上,告诉他们,只要在大学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就有机会获得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内奖助学金等,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勤工助学岗位。鼓励他们:“家庭经济困难不应是你奋勇前进的路障,希望你昂起头来,积极与人沟通交往,用心学习工作,努力奋斗来改变你的世界。”最让她难忘的是一个2013级新疆籍学生,在毕业前发来的一封邮件,“感谢bat365在线登录网站!感谢经济学院!感谢杜老师!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四年前遇见杜老师,您就像大姐姐一样,贴心、用心、知心,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我无限的关心和指导,让我有了亲人般的温暖。所有一切,真诚感恩!”但她也发觉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以后的工作应更加贴心、用心、知心。

大事业,小工匠,择一事,爱一生。因为热爱她的事业,她孜孜以求;因为热爱她的学生,她用心良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付出,所以快乐。她愿,一笔一划,一朝一夕,以工匠精神触摸教育的温度,以树人之道诠释职业的含义。

(校报记者 刘玮)


<!--[if lt IE 9]>